離型劑在碳纖維魚竿上的應用
文章來源:未知日期:2019-06-03作者:麥科瀏覽次數:
好的漁具當然是人們心之所向。1972年之前,人們大多使用木質或竹制釣竿,不易攜帶且重量較重。1972年,奧林匹克釣具公司推出一款碳纖維復合材料釣魚竿,由東麗公司的T300碳纖維和玻璃纖維混編織物為主材料,基體為酚醛樹脂,采用干法纏繞成型工藝制成。成為第一款碳纖維復合材料釣魚竿。對于7.2m的釣竿,僅重約600g。比以前木質釣竿減重約一半以上。后來技術改進,利用離型劑脫模,采用單向碳纖維預浸料達到了更好的減重效果。從此開始了碳纖維在該領域的正式應用。
但事有好壞,單向單纖維在釣竿的使用,使得釣竿在軸向有很高的強度,而在圓周方向上強度不足,容易折斷。不得不重新引進玻璃纖維織物對釣竿進行結構加強。
再后來,30微米的超薄預浸料開發成功,離型劑的快速發展,使得全碳纖維,不易斷裂的釣竿產品大量出現。而如今,超薄碳纖維預浸料的厚度已可以達到10微米。這對釣竿的輕量化至關重要。
當達到使用條件后,把輕量化,產品性能做到極致就成了另一目標。從釣竿,離型劑各原料出發,逐一對其加強。包括碳纖維預浸料厚度、纖維含量、新樹脂體系等。到1997年制出10m300g產品,2004年更是制作出了9.5m240g的產品。

碳纖維給釣竿帶來了那些變化
碳纖維在給釣竿帶來輕量化,舒適感的同時,提高桿體的剛性和抗震性。從而得到了性能更優良的釣竿。輕量化、細徑化的實現,使釣竿單手操作更為簡單,且不易疲勞。且使得釣竿長度增加,擴大了垂釣面積。
此外,給了釣竿平衡設計更多自由。包括桿重心、桿頭調節、離型劑脫模效果,桿體調節。通過使用不同性能的碳纖維,即可滿足在不同淡水、海水區域進行垂釣。
可以說離型劑的出現,給了釣竿業一個革命性的變化。碳纖維復合材料已經成了高性能釣竿不可或缺的基礎材料。需求量不斷增加。
但事有好壞,單向單纖維在釣竿的使用,使得釣竿在軸向有很高的強度,而在圓周方向上強度不足,容易折斷。不得不重新引進玻璃纖維織物對釣竿進行結構加強。
再后來,30微米的超薄預浸料開發成功,離型劑的快速發展,使得全碳纖維,不易斷裂的釣竿產品大量出現。而如今,超薄碳纖維預浸料的厚度已可以達到10微米。這對釣竿的輕量化至關重要。
當達到使用條件后,把輕量化,產品性能做到極致就成了另一目標。從釣竿,離型劑各原料出發,逐一對其加強。包括碳纖維預浸料厚度、纖維含量、新樹脂體系等。到1997年制出10m300g產品,2004年更是制作出了9.5m240g的產品。

碳纖維給釣竿帶來了那些變化
碳纖維在給釣竿帶來輕量化,舒適感的同時,提高桿體的剛性和抗震性。從而得到了性能更優良的釣竿。輕量化、細徑化的實現,使釣竿單手操作更為簡單,且不易疲勞。且使得釣竿長度增加,擴大了垂釣面積。
此外,給了釣竿平衡設計更多自由。包括桿重心、桿頭調節、離型劑脫模效果,桿體調節。通過使用不同性能的碳纖維,即可滿足在不同淡水、海水區域進行垂釣。
可以說離型劑的出現,給了釣竿業一個革命性的變化。碳纖維復合材料已經成了高性能釣竿不可或缺的基礎材料。需求量不斷增加。
上一篇:讓脫模變得更簡單|麥科斯離型劑
下一篇:離型劑應具備哪些特點?
分享到:
相關推薦 /Related to recommend
查看更多 >>